反腐不斷深入推進,關鍵是從法治、制度中汲取力量。依法治國也是依法反腐的重要基礎,大力崇揚法治,才能讓風清氣正的政治新常態(tài)固化下來。
保持反腐高壓態(tài)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加強對政治紀律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日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剛剛閉幕,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隨即召開,會議傳遞出一系列反腐倡廉新信號,引發(fā)外界密切關注和積極解讀。
十八大以來,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緊緊扭住作風建設,對腐敗現(xiàn)象架設高壓線、保持零容忍,打虎拍蠅成績斐然。統(tǒng)計顯示,去年中央紀委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干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調查的有31人,今年前10個月又有32名副部級以上干部被組織調查;今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達8.4萬人,同比增長逾三成。如今,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成為重要的“反腐通訊社”,有人調侃,貪官想上頭條的門檻越來越高。
必須看到,為期一年多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然勝利收官,但“四風”病源尚在、病根未除;面對肅貪風暴,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防止反彈回潮的任務十分艱巨?,F(xiàn)實中,少數(shù)人心存僥幸、恣意妄為,組團式腐敗、塌方式腐敗的劇情仍在上演。中央十分清醒,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舊嚴峻復雜”的基本判斷依然沒有改變。
十八屆四中全會勾勒出“法治中國”新藍圖,堪稱依法治國的“升級版”方案。細心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全會在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布局上,把包括黨章在內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納入國家法治體系建設中。梳理全會公報,“制度”“機制”成為高頻詞匯,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等四個方面的部署中,都有針對反腐加強制度設計的表述。細讀公報,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科學系統(tǒng)的制度設計,為扎緊權力的籠子提供了剛性的法治力量。如果說中央一系列的反腐重拳強化了“不敢腐”的官場氣氛、政治生態(tài),那么四中全會無疑進一步夯實了“不能腐”的法治基石、制度基礎。
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較量。學者阿密泰·艾喬尼曾有洞見,“清除腐敗,不僅僅是挑出一個爛蘋果,更應該檢查放置蘋果的筐子”。扎緊制度的籬笆、增強制度的剛性,才能確保存放蘋果的“筐”不出問題。“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遏止腐敗、限制公權濫用,最根本的還是依靠法治、完善制度。惟其如此,才能在業(yè)已形成的“不敢腐”的基礎上往前遞進,真正讓執(zhí)掌權力的人客觀上“不能腐”、主觀上“不想腐”。
反腐不斷深入推進,關鍵是從法治、制度中汲取力量。依法治國與依法反腐,本質上相輔相成。一方面,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能夠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另一方面,依法治國也是依法反腐的重要基礎,誠如有專家判斷,“權力腐敗實際上就是權力沒有依法運行”。把握住這一邏輯,大力崇揚法治信仰,才能讓風清氣正的政治新常態(tài)固化下來,從而助益社會良性運行。
“法者,天下之儀也”,法治是腐敗的天敵。打贏反腐敗這場持久戰(zhàn),尤其離不開依法治國保駕護航。善用法治力量、全面推進懲防腐敗體系建設,我們必將做到標本兼治,從而以更清正的干部、更清廉的政府、更清明的政治,深化改革、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