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科學的精彩才能迎來真正的科學昌明
如果你對一個毫無審美情趣的科學匠人說“我的憂愁像漆黑的夜晚,濃的化不開”,他一定覺得你不通邏輯、不可理喻,然而這樣的比喻在文學上確是司空見慣的,倘若不這樣類比,文學的趣味恰恰會降低很多。從科學的邏輯上來說,“異類不比”,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性公理,而從文藝的角度來看,異類之比卻能比出絕妙的審美意境。從上述分析來看,確實正應了那句話--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科學的呆板來自于其求真的天然屬性,在科學的世界里容不得半點含糊,嚴格的邏輯性界定清楚了科學的邊界--世界原本客觀,人類當然要以客觀的態(tài)度和方式去面對它。
然而,真正面對物質世界的,始終還是人自身,科學充其量只應扮演中介性的工具角色。人類所需要的終究還是“精彩”,而非“呆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學原本也該是精彩的,呆板的科學只是其一重屬性,甚至是次要屬性。當醫(yī)生把人體單純看作一個物體而以所謂“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當核物理學家只服從于核彈的殺傷等級、當生物學家躍躍欲試于克隆出完整的人時,科學的呆板甚至顯得有點可怕,因此,科學的“精彩”已經不純是科學所具備的修飾,而成了科學發(fā)展的必需,否則,當科學沿著自身演進的邏輯闊步前進而將“呆板”進行到底時,可能也就是科學終結之日。而何時能徹底還原科學原本的“精彩”之日,也就是科學真正昌明之時。
科學的精彩需要為其注入人文的色彩,科學的發(fā)展需要人文的護佑。人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自由,科學只是人在面對自然世界以尋求自由的工具,因而本質上科學就該是人文性的。在科學發(fā)展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人性的標準和底線,正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所言:“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其實就是揭示了科學具有人性底線的一個方面。科學研究不僅要追求真,要尊重自然的規(guī)律,更要追求美和善,也要尊重社會的規(guī)矩和審美取向。
科學的精彩還需要通俗地傳達??茖W不應該是象牙塔里的思維游戲,其工具屬性決定了它要走向大眾??茖W家在向大眾傳達科學的成果時,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形式,剝去術語和名詞為科學帶上的冷艷面具,讓科學變得可親近、有溫度、走入尋常百姓家。只有這樣,科學才能真正贏得普羅大眾的廣泛共鳴,獲取最為寬廣的群眾基礎。
時至今日,人類的異化已十分深刻,不得不說,在這其中科學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手機低頭族”無處不在、轉基因爭議日甚一日、中醫(yī)存廢眾說紛紜,甚至“文科生”成為一個輕貶義詞的今天,討論科學的“精彩”問題顯得正合時宜,而這或許正是當今社會諸多重要問題能夠得以破解的希望所在吧。